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在餐厅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一个差不多2岁的孩子在对面吃饭,孩子和妈妈坐在一起,总是爬上爬下,很闹腾。这时候,孩子爸爸就把孩子按住了,让孩子不要乱动,好好吃饭,孩子就不愿意了,开始闹,然后就开始哭了,妈妈怎么哄也哄不了了。孩子这一闹,让这对年轻夫妇有的不知所措。
于是我和朋友就聊到了关于孩子的情绪问题。朋友也说自己的孩子也总是时不时会哭闹,并且是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哭起来,有时候自己也搞不懂孩子为什么会哭的这么厉害。
其实很多人父母都会面临孩子总是哭闹的情况,孩子动不动就化身情绪小魔王,把父母搞得团团转。有一个说法,叫做"糟糕的两岁,可怕的三岁",因此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也是最难带的,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小事情就耍脾气,让人措手不及。
孩子的脾气常常是"阴晴不定",这句需要父母们要用对方法,才能够轻松搞定孩子的情绪问题,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不会再因为孩子哭闹而焦头烂额。
说起孩子的情绪管理问题,不得不说一个有效的方法,叫做"RULER五步法"。
"RULER五步法"是耶鲁大学情商中心创始主任、心理学家马克·布雷克特(Marc Brackett)提出来的,这是他开发的"RULER"K-12课程中有效且容易操作的课程,这也是一门"情商课"。
"RULER"是Recognizing,Understanding,Labelling,Expressing以及Regulating这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代表了管理情绪的五个关键步骤,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怎么操作。
![](https://pics6.baidu.com/feed/8d5494eef01f3a29f65bfbfa7f0506375c607c1e.jpeg)
Recognizing: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情绪问题无非就关乎两个方面,自己和对方,因此在产生情绪问题的时候,要准确识别出自己和对方的情绪,才能有效控制因为情绪带来的其他问题。马克·布雷克特在课程中提出了一个"情绪晴雨表"。这个晴雨表可以帮助自己识别情绪指数,明白自己感觉的愉悦度以及身体能量的充沛度。
"情绪晴雨表"是由X轴和Y轴组成,坐标轴根据不同的愉悦度和能量值,用颜色区分了四个象限,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
红色表示不开心并且活力满满,蓝色表示心情欠佳并且没有活力,绿色表示感到开心但是缺乏动力,而黄色则表示开心且充满能量。在这个晴雨表中,孩子可以将自己的活动以及活动中的心情来为自己找到自己的心情定位,分别在X轴愉悦度和Y轴能量值上去定位自己的心情,确认自己目前属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
比如,孩子今天在班上和同学发生了不开心的事情,这个时候孩子想到了怎么样去化解这些不开心的事情,那么孩子在就可以在X轴愉悦度上打上较低的分数,在Y轴能量上打上比偏的分数,于是就将这件事产生的心情定位在红色部分,表示自己感到不愉快但是有信心解决这一矛盾。
通过定位自己的情绪,可以更加清楚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再相对应地解决自己的负面情绪。
![](https://pics5.baidu.com/feed/3812b31bb051f81916deeab23f94f0eb2f73e773.jpeg)
Understanding:弄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绪
明确自己的情绪爆发来源很重要,因此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不开心等等。这一点父母要通过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来或者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判断孩子闹情绪的原因。很多时候,孩子闹情绪往往是因为父母或者身边其他的事情,但有的孩子没有明确说出来。
青少年《少年说》是以一种"在天台说话"的方式来让孩子抒发自己的感情,说出自己平时不敢说、不想说的话。这档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父母开始反思自己。当然,这个节目也告诉我们,其实孩子的内心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我们要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才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化解自己的坏情绪。
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要让孩子及时说出自己的情绪,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弄清楚情绪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将情绪写出来、说出来。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本子或者一个独立的空间,每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将自己的不开心写出来,孩子还小的时候则可以让孩子在独立的空间内去思考自己的情绪,思考完再口头表达出来。
![](https://pics3.baidu.com/feed/21a4462309f790520138712aebd36dcc7bcbd5a2.jpeg)
Labelling:给情绪找一个精准的词汇来标记
定位自己的情绪也是解决情绪问题的重要环节。每当我们说到情绪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词就包括开心、快乐、激动、难过、伤心、不舍、忧愁等等,这些词就是表达我们情绪的词语。
在孩子的世界中也是有这些词,但是孩子的词汇比我们要少,有时候孩子就不会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来协助自己。
比如,当孩子因为玩具被别人抢了而大哭的时候,孩子的内心的想法其实有包含生气、难过、害怕和不甘心,但是孩子最多只能表达生气和难过。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的精准情绪。父母可以这样做:孩子哭的时候,父母就可以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哭"、"你觉得很生气吗?"、"你现在是又生气又难过吗?"、"你哭是不是因为你有点害怕对方,不敢将玩具拿回来但是又觉得很像拥有那个玩具?"等等。
父母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孩子去明确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以精准的词来标记自己的情绪,定位自己的情绪。
![](https://pics4.baidu.com/feed/5366d0160924ab189e82e1a9d2da5ccb7a890bba.jpeg)
Expressing:表达情绪,让他人更理解自己
情绪一旦累积到一个度就会爆发出来,从而造成情绪问题,所以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就要及时表达出来。只有表达情绪,别人才会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让自己平复心情。同时,表达情绪要注重准确、及时。
在《少年说》节目中有一个小女孩吐槽妈妈将自己的压岁钱拿去打麻将,这让她感觉到很伤心。妈妈告诉她将钱存在外婆那里,结果并没有,而是将钱用来打麻将了,这就是造成孩子情绪爆发的点。
其实很多父母会这样做,但是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严重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孩子也不敢明确表示抗拒,因为父母会找各种理由搪塞自己。因而父母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尽量不要做孩子不喜欢的事情。而孩子也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将自己对父母的做法的感受和看法都表达出来,这样才会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内心想法。
![](https://pics3.baidu.com/feed/c83d70cf3bc79f3dd67422115c817717728b2925.jpeg)
Regulating:有效地调节情绪
情绪既然存在就不是没有原因的,因此我们要教会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爆发点,并且通过及时有效的调节来化解自己的情绪。化解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转移注意力、做开心的事情、看生动的影视等等。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去完成一些其他的任务,比如去收拾自己的房间、扫地或者去买东西等等,这些事情能够让孩子及时转移注意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情平复之后,父母要将事情再次和孩子提起,让孩子从根本原因去解决自己的情绪。
![](https://pics5.baidu.com/feed/359b033b5bb5c9ea834b16dd32190c063af3b37f.jpeg)
我是尼莫小世界,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